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在钓鱼台国宾馆,金正恩对普京说“会全力以赴”,俄军全线进攻

中国新闻网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称,现场视频显示,在九三阅兵结束后的下午,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同走向专车。两人在车门前几次相互谦让,最终并肩而坐,前往钓鱼台国宾馆进行会谈。

中国新闻网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称,现场视频显示,在九三阅兵结束后的下午,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同走向专车。两人在车门前几次相互谦让,最终并肩而坐,前往钓鱼台国宾馆进行会谈。

引人注意的是,两人甚至在翻译不在场的情况下轻松说笑——这种罕见的外交氛围,预示着双方关系已超越寻常盟友。

这场持续超过90分钟的会谈,透露出关键信息:普京当面感谢朝鲜对俄罗斯的军事支持,尤其提到“永远不会忘记朝鲜军人和家属做出的牺牲”。

在钓鱼台国宾馆,金正恩对普京说“会全力以赴”,俄军全线进攻

而金正恩的回应更加直白:“只要能帮俄罗斯,我们就一定会这样做,并为此竭尽所能……这是作为兄弟的职责所在。”

根据韩国军方今年7月披露的数据,朝鲜过去两年间已向俄罗斯发送了超过28000个装满武器弹药的集装箱。若按152毫米标准炮弹计算,总量可能超过1200万发。

乌克兰军方和西方情报机构证实,朝鲜提供的炮弹目前已约占俄军炮弹总消耗量的一半。

在俄乌这场异常依赖火炮的消耗战中,朝鲜的军火援助成为俄罗斯能够持续作战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种“炮弹外交”正在实质性地改变俄乌战场的火力平衡。

而人员支援也在持续加码。

继首批1.5万名士兵后,今年6月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访朝时,又获得了平壤方面新增6000名士兵的承诺,其中5000人将参与库尔斯克州重建工作,1000人专门负责危险性极高的排雷任务。

在钓鱼台国宾馆,金正恩对普京说“会全力以赴”,俄军全线进攻

展开全文

这在实质上解放了更多俄军士兵投入前线作战。

作为回报,俄罗斯向朝鲜提供了显著的技术支持。

最明显的例子是朝鲜今年4月下水的5000吨级导弹驱逐舰“崔贤号”。该舰配备的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和防空导弹系统,都与俄罗斯现代军舰高度相似。

相比朝鲜此前最大不过2000吨的军舰,这显然是一次技术飞跃。

在航天领域,俄罗斯的支持同样关键。

此前,朝鲜在两次失败后成功将“万里镜-1”侦察卫星送入轨道。韩国分析认为,这一成功与金正恩去年9月访俄直接相关——普京派出的专家团队帮助朝鲜解决了技术难题。

最新卫星图像显示,朝鲜正在加速扩建西海卫星发射场,并在附近新建港口,很可能用于接收来自俄罗斯的大型设备。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3月朝中社公布的“战略导弹潜艇”建造照片显示,新潜艇尺寸远超现役常规潜艇,暗示朝鲜可能正在俄方技术支持下发展核潜艇能力。

在钓鱼台国宾馆,金正恩对普京说“会全力以赴”,俄军全线进攻

从当前态势看,俄朝关系正在三个维度上持续深化:

一是军事合作将从武器弹药交换向高技术装备联合研发延伸;

二是人员交流规模可能继续扩大,朝鲜或通过“工程兵”“重建人员”等形式向俄派遣更多专业队伍;

三是朝鲜在俄支持下加速突破导弹、卫星、核潜艇等技术瓶颈,可能彻底改变东北亚战略平衡。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俄朝关系预计将进一步深化。金正恩很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回访俄罗斯,双方可能签署更多合作协议。

这种“同志加兄弟”的关系正在重塑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可能对未来的区域安全产生深远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离开中国前在举行的记者会上透露了重要军事信息:根据俄军专家评估,乌军作战部队的满编率仅为47%左右,已处在临界点,无法再组织进攻,只能固守现有防线。

在钓鱼台国宾馆,金正恩对普京说“会全力以赴”,俄军全线进攻

这一判断与各方情报相符。经过长期消耗战,乌军兵力严重不足,征兵困难重重。乌克兰目前主要依靠预先修筑的防御工事进行抵抗,已失去去年那样的战略反攻能力。

与此同时,俄军各集群正在全线推进。

但普京并未关闭和谈大门。他明确表示不拒绝与泽连斯基直接谈判,前提是乌方领导人来莫斯科。同时,普京再次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访俄邀请。

分析认为,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洲态度。目前美、俄、乌三方都有和谈意愿,但欧洲出于对俄罗斯的深刻不信任,仍主张继续军事支持乌克兰,甚至讨论派兵可能性。

如果四方无法在安全安排上达成共识,这场冲突很可能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对于这种情况,韩国和日本已经对此表示严重关切,而中国始终保持着微妙平衡:既为俄朝提供外交平台,又避免直接卷入军事合作。

在钓鱼台国宾馆,金正恩对普京说“会全力以赴”,俄军全线进攻

在这场复杂的大国博弈中,小国通过精准的战略选择获得超额回报——朝鲜正是利用这一机会,以相对有限的资源换取了显著的安全保障和技术进步。

而俄罗斯则通过构建非西方联盟体系,有效抵御了西方的孤立和制裁压力。

如今俄朝“同志加兄弟”的关系已然超越普通同盟,正如金正恩所言已成为“生死之交”。

未来局势发展将取决于多重因素:俄乌战场形势变化、美国中期选举情况、欧洲对俄政策调整,以及中俄朝三角关系的微妙互动。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始于乌克兰的冲突,其影响已远远超越欧洲边界,正在重塑全球力量格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qgzj.cn/3795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