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年内超5亿元投融资数超去年全年,医疗器械赛道“吸金”热

5月初,广州心航路医学科技公司宣布完成由美团龙珠基金和礼来亚洲基金联合领投的6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这是今年以来医疗器械领域又一笔超5亿元大额投融资案例。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数据发现,2025年内医疗器械赛道以人民币计超5亿元的大额投融资数已超去年全年。在这背后,今年以来医疗器械赛道投融资正出现较明显的回暖迹象。

年内超5亿元投融资数超去年全年,医疗器械赛道“吸金”热

5月初,广州心航路医学科技公司宣布完成由美团龙珠基金和礼来亚洲基金联合领投的6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这是今年以来医疗器械领域又一笔超5亿元大额投融资案例。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数据发现,2025年内医疗器械赛道以人民币计超5亿元的大额投融资数已超去年全年。在这背后,今年以来医疗器械赛道投融资正出现较明显的回暖迹象。

披露交易数、融资额规模均回暖

披露交易数、融资额规模均回暖

南都·湾财社记者通过万得旗下一级市场数据平台来觅数据进行统计,以人民币计5亿元以上作为大额投融资范围,2025年以来,国内医疗器械创投市场已有8起大额投融资事件,而整个2024年范围为3起。年内大额投融资数量已超去年全年。

具体来看,年内单笔融资额最高的医疗器械项目为瑞桥鼎科(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瑞桥鼎科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针对高发慢病领域的医疗器械创新开发企业。2025年3月底,瑞桥鼎科宣布完成由康桥资本领投,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北商资本跟投的A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十亿元人民币。

此外,2025年以来单笔融资额达5亿元及以上的医疗器械公司还有总部位于上海的傅里叶智能、位于北京的图湃医疗、位于深圳的核心医疗和康诺思腾、位于广州的心航路等。除瑞桥鼎科和心航路外,其余公司融资轮次均为“B轮后”。

多家医疗器械创业公司获大额投融资背后,整个赛道投融资的活跃度也有较明显提升。

5月7日,万得旗下一级市场数据平台来觅数据发布的医疗器械2025年一季度投融市场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医疗器械一级市场投融热度有较大幅度回暖,发生融资交易案例数、披露融资规模均有较明显增加。

该报告显示,据来觅PEVC数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全国医疗器械领域合计发生融资案例87起,环比增加了27.40%,同比增加了4.49%,涉及已披露融资规模82.02亿元,环比增加了129.62%,同比增加了96.93%。

中后期融资占比提升

中后期融资占比提升

展开全文

数据研究同时发现,从一季度医疗器械投资轮次分布情况来看,早期融资案例(种子轮至A轮)占比有所下降,中后期融资案例(B轮至E轮)的合计占比则有较明显提升,由2024年四季度的24.66%上升到42.53%。整体来看投资方对于中后期项目的投资偏好有较大程度回暖。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过去两年受IPO收紧退出不畅、中后期项目估值高等影响,医疗类中后期创业项目融资占比一度收缩明显。而随着相关市场热点带动,以及近期资本市场对于IPO、并购等退出方式的持续支持,可以看到中后期项目对投资人的吸引力在增加。

来觅季度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共有124家机构投资了医疗器械领域相关项目,投资次数在3次以上的机构共有6家。其中启明创投的投资次数达到6次,为单机构出手次数最多,在医学影像设备、治疗设备等领域投资活跃。

例如,大额投融资事件中的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3月宣布完成5亿元E轮融资,由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启明创投共同投资。

相关报道显示,图湃医疗成立于2017年,是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项目,并由北京清华工研院培育孵化,已发展成为高端眼科医疗设备自主创新的代表性企业。在完成本轮融资后,将冲击科创板眼科医疗设备“第一股”。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除了启明创投等在医疗领域长期布局的专业市场化创投机构,在医疗器械投资活跃机构名单上,也有不少地方国资产投的身影。如一季度在该领域投资次数3次以上的机构中有张江科投、北京国管、锡创投,出手2次的机构有深创投、广州产投、苏州高新、浦东资本等。

“AI+医疗”与康养领域成热点

“AI+医疗”与康养领域成热点

数据研究显示,从获投领域来看,医疗设备最受投资者关注。整个医疗设备领域一季度合计发生融资案例58起,涉及融资规模60.54亿元,治疗设备和医学影像设备获投最多。同时,康复设备领域受脑机接口和具身智能领域热度影响,一季度整体投融动态火爆,合计发生融资案例11起,涉及融资金额14.90亿元。

例如,今年开年完成约8亿元E轮融资的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具身智能与医疗器械领域的跨界公司,据公开资料介绍,傅利叶智能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的公司,致力于构建智能机器人技术平台,并在康复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

傅利叶智能此前已进行多轮融资,知名投资方包括IDG资本、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今年完成的近8亿元E轮融资为其融资历程中规模最大单笔融资,由国鑫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张科垚坤基金、Prosperity7、钧山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其中,国鑫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张科垚坤基金均为上海国资系创投机构。

启明创投合伙人、医疗健康行业共同负责人陈侃近日在一场投资行业会议上表示,国内医药行业对AI技术的应用正在快速推进,AI对生物医药行业的变革已经显现。启明创投很早就开始布局投资“AI+医疗”项目。陈侃认为,生物医药领域长期面临研发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的挑战,而AI技术天然具备加速研发进程、降低成本和提高成功率的特性,这使得业界高度关注AI对生物医药行业的变革潜力。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也在今年持续加码。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 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审评上市,对临床急需的医用机器人、脑机接口设备、放射性治疗设备、医学影像设备等高端医疗装备和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2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康复训练、健康监护等设备在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应用。

刚刚过去的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相关解读认为,本次央行金融政策支持消费领域特别提到了支持养老消费,也有望带动“银发经济”、康养设备等产业发展。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qgzj.cn/27153.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